泰國環保熱! 生質材料、塑膠回收成亮點

泰國環保熱! 生質材料、塑膠回收成亮點

現代社會對環保的重視,不再只是民間議題,而是國家級的問題。在整體環保的國際聲浪中,大家較為熟知的,有於1997 年簽定,對碳排放量進行國際協議的《京都議定書》;至於2015 所簽訂的《巴黎公約》,是聯合國195 個會員國針對全球氣候不斷暖化共同進行的努力及願景。各種公約的簽訂及執行也顯示,環保問題確實已經使全球各國備受影響且必須解決。

在解決環保問題的同時,新的經濟型態也隨之而來。循環經濟在環保問題的解決上扮演著重要的腳色,在解決環保問題的每個節點上,都有可能出現與傳統生產經濟型態不同、因應處理各種能源再生而出現的新形態產業,繼而產生新的經濟力量。這樣的經濟型態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不斷發展,成為一股新興勢力。

做為全球一員的泰國,也看準了這種經濟帶來的商機,因此制定了相關的政策,並期望能夠利用國內資源,發展生物、循環及綠色經濟(BCG Economy),畢竟在發展的同時,產生的商機也相當可觀。

從環保經濟見科技應用商機

BCG 經濟可以說是循環經濟的再進一步推進,透過完整的產品生命週期,由原料選擇、產品設計、製造、銷售、使用、產品回收及再生,來達到產品永續使用的目標。隨著各國對於全球環境問題的重視,以及各種氣候及環境條約、協定中對各國在全球氣候及環境措施訂定的義務規範之下,所有國家都面對到必須在特定時間點內改善如碳排放量、溫室氣體排放量、氣候異常及暖化問題等相關挑戰。因此各國無不針對各項目進行相關行動,盡可能達到各項協定中的目標。

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產業面臨到做法的改變。為了使產品的生命週期能夠更為完整,產業界投入更多的成本和資源,開發設計出更為環保的材料及產品,並且努力降低產品在供應鏈上對環境造成的傷害。這些材料和產品,例如生質材料、生質塑膠、再生能源等,背後都必須要有一定的技術支持,進一步使相關的科技研發產業及設備技術廠商市場擴大。

戰略結合國家優勢與科學技術

在全球環境及永續相關議題不斷發展下,泰國也看到了BCG 經濟的商機。為了進一步發展國內相關的BCG 產業,自2021 年1 月起,泰國正式將BCG 列入國家戰略之中。但早在2020 年10月,泰國就已經準備將BCG 做為國家政策推行。隨著泰國總理親自領軍的BCG 政策理事會,以及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和創新部長指揮的BCG 模組執行委員會相繼成立,泰國對於BCG 經濟發展,抱持勢在必行的態度。

除此之外,2020 年疫情對於泰國整體經濟造成嚴重打擊,讓泰國政府亟欲尋找另一種經濟模式,以重建受疫情影響的整體產業,而BCG 正是泰國政府認為的可行解方。在泰國所頒行的BCG 模式中,提出了四大戰略領域。概述如下:

糧食和農業
泰國素為農業大國,國內的農產品眾多。泰國希望透過BCG 的戰略,提升國內農產品的品質和產量,達到產品多元化與產品高值化的成果。並期許在提升國內農產品競爭力的同時,減少農業廢棄物、提高資源和土地利用率。針對農產品,泰國希望透過嫁接科技達到溯源和智慧化生產,另外也希望利用科技進行高價值及特殊群眾如老人、嬰幼兒、病患等相關食品類別開發。

醫療保健
在醫療保健方面,泰國期許在BCG 戰略架構下進行疫苗開發、生物製藥、醫療器械研發生產等方面進行相關人力及技術資源建設。泰國希望利用BCG 的概念持續發展預防治療、精準醫學上的相關研究,並透過建立資訊共享平台的方式,讓產、官、學三方共享研究數據,以促進後續臨床研究及遺傳科學相關發展。

能源、材料與生化
對泰國而言,因國內生產稻米等糧食作物,且數量龐大,在生質能源及生質相關材料上的發展潛力巨大。另一方面,因生產農產而造成的農業廢棄物,有許多也是重要生質材料來源。因此泰國積極希望利用其優勢發展相關產業。除此之外,泰國政府制定在2036 年前,可再生能源占最終能源消費總量30% 的目標,使得發展生質能源成為重點。泰國目前除了農業廢棄物問題需要以BCG 經濟政策解決之外,同時也希望將農業副產品和生質原料以新興科技技術的方式,製成生質塑膠、生質纖維,甚至醫藥產品。

旅遊和創意經濟
旅遊產業向來是泰國重要的經濟產業, 雖說COVID-19 疫情導致泰國旅遊產業受嚴重打擊,但泰國政府仍積極布局疫後旅遊措施。泰國期望透過BCG 相關產業發展,使第二線城市的觀光旅遊業獲得發展。同時,將嫁接科技技術,提升旅遊產業整體競爭力。例如,打造數位化平台並利用科技提升旅遊基礎設施,為遊客創造更為優質的旅遊體驗。利用科技輔助,泰國政府也期望能夠發展永續旅遊,利用科技監控或大數據運算,了解每個旅遊景點的環境承載力,希望在提升旅遊品質並吸引遊客的同時維持整體環境,並利用各項數據,發展單一主題式旅遊。

整體而言,BCG 是涵蓋各種面向的經濟體系,是一種生態系發展的概念。泰國在BCG 經濟體系的架構下,除了希望能夠提升國家在國際環境議題中的話語權,更重要的是對於國內經濟的發展及科技研究技術的提升。

p-48-crop-boy-with-pieces-of-plastic-for-recycling

生質材料及廢棄物處理問題

觀察泰國的政策不難發現, 泰國目前最大的優勢,同時也是最大的問題,出現在農業一項,橫跨兩個政策戰略。農業的發展攸關泰國後續在生質原料的取得難易和發展程度。對泰國而言,生質產業的發展勢在必行, 因其政策明定要求在一定期程內達到環境永續的目標。同時, 生質材料的發展也關乎泰國創意經濟產業。2021年11 月,泰國舉行了「綠色日」相關活動,其中在THAIGROOVE 項目上, 展示了50 個泰國自有的環境友善品牌,其中約40% 的品牌,使用了生質塑膠或回收再生的塑膠做為原材料。可以說,泰國目前的BCG 產業發展層面上,未來重要產品將會是生質塑膠及生質塑膠製造的相關產品。

生質塑膠產業發展需要一定的科技技術支持,除了理解生質塑膠具備的特性,也必須了解各種塑膠適合製作成什麼樣的產品。生質塑膠雖說在永續循環經濟相關產業中一直受到熱議,但生質塑膠的處理應當如何卻少有人進行討論。依據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提供的資訊,生質塑膠除一般常耳聞、可自然分解的塑膠型態之外,仍有必須依照一般塑膠回收程序進行加工處理、進而再製的不可分解型生質塑膠。目前依據塑膠中心所展示的臺灣成果,臺灣在生質塑膠及生質材料相關產業技術中應用的層面相當廣泛。除瓶罐外,生質材料技術應用已普及於衣料織品,甚至成為家具或綠建材。

臺泰塑膠產業鏈嫁接展望

除了生質材料的應用,臺灣在海洋廢棄塑膠回收應用也相當有成效。除了前述的塑膠製品外,臺灣同時也有廠商開發出海洋廢棄物塑膠製成的眼鏡框,已經不斷改良至第六代。臺灣在塑膠回收的成就同樣相當卓著,除了塑膠回收再製品品項豐富外,臺灣也有塑膠回收技術整廠輸出的經驗,對應泰國目前對於生質塑膠及生質材料開發的技術需求,臺灣的能量與成果足可進行相關嫁接合作。

隨著地球氣候與生態不斷變遷,未來環保議題勢必將繼續停留於聯合國的討論桌上,各國也將繼續針對環保議題進行相關產業技術發展。泰國目前的BCG發展尚在起步階段,根據臺灣的經驗,生質塑膠與塑膠回收產業的發展當中,有許多節點需要技術和經驗的傳承。因此,臺灣貨可利用自身的環保經驗,與泰國BCG相關需求進行嫁接,打造另一個臺灣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