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建築減碳商機無限—華立

綠建築減碳商機無限—華立

聯合國報告指出,印度人口預計將於2023四月超越中國,成為全球第一人口大國,而在過去幾年全球地緣政治變動之下,印度早已經是各國企業角逐的最大新興市場。

配合工業發展 站在產業浪頭

以工業關鍵原物料供應起家的華立看中印度龐大商機,尤其印度內需市場近年因為疫情、斷鍊、減碳而起的宅經濟、電動車、半導體等各項商機,成功地切入了印度當地本土的電子代工、家電製造大廠、以及在印深耕台商集團之供應鏈。

華立公司成立於1968年,引進及發展前瞻材料、設備與技術,以站在產業浪頭上、帶領產業發展為使命。40餘年來,配合臺灣產業發展,先後引進複合材料、工程塑膠、印刷電路板、半導體、平面顯示器、觸控面板、光電與綠能產業的材料與設備。

除了材料通路本業的發展外,華立也參與投資上游原材料及本業相關的設備或產品生產,透過供應鏈的垂直整合,增加產品銷售動力。

為配合印度政府推出的「MAKE IN INDIA」及各項手機、先進化學電池等PLI政策,華立積極與印度Top3機車集團之一及Top2建設集團之一等的知名印度頂尖企業洽談合作,力邀眾多臺灣供應商夥伴以在地化供應為目標一同前進印度,試圖在未來各產業的供應鍊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要角。

商研院報乎你知 看見印度潔淨需求

貿易局與商研院聚焦新興市場的「新南向市場創新行銷計畫」,瞄準印度的「綠建材」市場,參與這項專案的華立因應主題,代理凡事康流體科技的各種水、空氣處理潔淨設備的客製化服務進入印度市場。

商研院行銷所團隊與各國家專家系統協作,透過這些專家資訊幫助我國業者實際了解當地的需求趨勢。華立區域經理蔡維倫以這次主題綠建築為例,專家系統提供的資訊清楚讓他們明瞭到,目前印度建商所興建的綠建築以商辦大樓為主,而水、空氣、電,為市場主要的需求品項。

印度在目前全球缺水壓力國家裡排名第13位,當地約有1.6億人口無法從自家附近取得乾淨的用水,因此印度不僅水資源拮据,更缺少乾淨的水。此外印度因境內電力短缺且不穩定狀況頻繁,所以除了對節電產品有需求外,儲能/儲電設備也有高度的採購需求。印度德里多年被評為全球空氣汙染PM2.5最嚴重的城市,甚至比北京霧霾嚴重逾三倍,但印度一般民眾並沒有戴口罩的習慣,因此在公共空間、大空間的空氣清淨產品亦為重要的採購品項。

蔡維倫指出,有鑑於上述需求,華立極力的推廣來自臺灣供應商凡事康的全方位流體(空氣&水)解決方案,提供當地市場各種水、空氣處理潔淨設備的客製化服務,從家用到商用、工業用等皆可視客戶需求量身打造解決方案,並在商研院的B2B網路平台及優秀團隊的大力媒合下,成功吸引多家印度企業、集團公會等業者主動洽談,亦爭取到協助印台商的科技廠區規劃完整的空氣及用水需求的相關設備專案。

印度人做生意以精明出了名,凡事康的潔淨設備打入印度市場之後,印度客戶反過來從臺灣採購一些零組件,做出更高品質的東西外銷歐洲市場。蔡維倫認為,臺灣如今重視印度,不單是因為印度這一個單一市場,而是可以透過印度再擴展到中東、東非市場。

「商研院本次的『新南向市場創新行銷計畫』,不但幫助華立對目標市場有更深入的認識了解,更加速了我方切入市場、掌握商機的速度,絕對是各個有志印度的業者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

從傳產到科技業再到通路商,曾經在不同產業界打滾的蔡維倫,職涯中總是與印度脫不了關係,堪稱是「印度通」,也因為豐厚的印度經驗而被華立延攬。

蔡維倫說,每一次轉換不同跑道要能快速進入狀況,就是要靠真正在業界的行家,透過商研院舉辦的餐會、論壇、活動等平台,蔡維倫很快的就和綠建築相關產業工會以及買主建立了關係,「我不需要懂綠建築,但是我可以跟懂綠建築行家合作,有了『新南向市場創新行銷計畫』就像是多了一組人員在幫我做事。」

展望印度電動車市場

經過這一次的合作,蔡維倫建議商研院可以因應各市場不同之需求,廣設題材及媒合機會。比如新增其他專案來開拓印度市場之電動車產業的相關商機,協助更多臺灣更多有志海外市場的企業夥伴們一同拓展,在當地形成強有力的臺灣供應鏈團隊。

蔡維倫指出,印度為全球第三大碳排放國,因應2030減碳的整體需求,印度政府陸續公布多項優惠政策,鼓勵企業投資電動車產業。除利用關稅機制與政策補貼引導投資外,印度政府更透過提供購買補助以及調降商品及服務稅等方式,希望進一步推升電動車消費需求。

現階段印度電動車滲透率相對偏低,主要在於車款選擇有限以及充電基礎設施尚未大規模普及,因此除了觀察主要車廠電動車產品的布局進度,充電設施的建置與服務規劃更是印度電動車市場發展的關鍵,也是重要商機所在。

蔡維倫透露,這一年在印度除了推綠建築之外,華立也在電動車產業下了苦心,尤其印度幾個大集團想要擺脫大陸依賴,自行開發電芯,而華立是很有機會攜手臺灣夥伴成為印度電芯市場的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