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 年東協主席國由菲律賓取代緬甸

東協透過輪值主席機制,以及年度會議 各種對話會議的運作,以展現東協區域內 外關係,形塑以東協區域經濟體的共同性。 因此在東協主席由各國依其所屬國家的英文 首字字母順序輪流擔任。而在 2023 年第在 印尼舉辦的第 43 屆東協峰會中決議,2026 年原由緬甸擔任輪值主席國將由菲律賓取 代,此次並非是緬甸第一次被其他國家取代 主席國的職務,緬甸於1997年加入東協後, 也曾因內政不穩定而未能擔任 2006 年東協 輪值主席國一職。

此次緬甸未能於 2026 年擔任主席國,其因與緬甸持續內亂有關,自 2021 年緬甸軍方發動政變推翻翁山蘇姬(Aung San Suu Kyi)以來,緬甸境內政局不穩定,東協十 國雖然為區域發展和平積極與緬甸軍政府 交涉,但仍無法有效紓解緬甸境內的危機, 而此狀況也可能會影響與美國、歐盟等國的 關係。而在緬甸軍方政變後,東協雖曾與緬 甸協定「5 點和平共識」,其中要求軍政府 停止暴力並展開和平對話,但由於軍政府遲 遲未落實,因此也使得東協對緬甸的態度轉 變,如禁止緬甸軍政府參與峰會,以及本次 主席國由菲律賓取代等舉動,都為東協組織 對於緬甸政府採取比較強硬的措施。根據印 尼外交部長勒特諾(Retno Marsudi)表示, 東協領袖已決定遵守和平協議,儘管現在還 沒有辦法紓解緬甸國內的問題,但後續將會 指派前任、現任和下一任的主席國來處理緬 甸的內亂,尋求東協區域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