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印力圖建置預防災害系統 預警、禦災、救助商機現

俗語有云:天災無情。面對天災,人類往往是脆弱無力的,也因此,為了擁有更安全的生活、保護珍貴的性命,世界各國無一不積極走上防災這條路。越南跟印尼兩國作為天災的好發國家,時常得面對各式各樣不同的災害,自然也不例外。

從防災認識和制定政策著手

越南和印尼是兩個經常受到自然災害影響的國家。這些天災包括颱風、洪水、地震、火山爆發等,對當地社會、經濟和人民的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我們時常看到新聞報導, 印尼發生強震、受到海嘯侵襲,或是越南發生了水患與洪災等等天然或人為災害,造成生命、財產嚴重損失。

另一方面,這兩個國家也位列東協國家發展的前段班,近年來積極發展,都市化過程中人口逐漸集中,對於安全系統的意識與需求也日漸提升,如何透過智慧解決方案來解決相關議題,也成了商機所在。

面對這些天災,印尼與越南兩國的政府都力圖發展應對的對策,舉例來說,印尼的國家災害應變總署BNPB 與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BMKG,共同制訂國家災害管理計畫Disaster Management Master Plan (RIPB) for the 2020-2024,就是針對印尼整體的災害防治所訂定的因應計畫;越南也透過災害管理局於2021 年提出越南災害管理參考手冊,目標於2030 年建置良好防災系統,適應各式天災,促進積極行動預防和應對自然災害。

從這兩個國家的計畫都可以看到,對於這些災害,國家都積極地想要強化災害發生前的預警能力、面對災害的抵禦能力,以及災害發生當下的處理與救助。在政府帶頭作為並且制定了規範的情況下,帶動了相關產業的需求,包括監控系統設備、建物防火抗震建材、災難預警系統等產品的需求都有所成長,可以成為臺灣產品的切入點。

臺灣產品如何解決當地市場的困難

臺灣同樣是面臨多種災害,包括地震、颱風、水患等自然災害,以及火災等人為災害國家,因此早已發展出相關的防治能力,擁有先進的技術、系統和產品,透過三者的整合,提出應對各種不同災害的解決方案,得以協助印尼、越南等面臨相同災害的國家推動防災措施。我們還能夠為各類建築物,包括商業、工業、住宅等,提供災害預警和應變能力,以強化建築物,降低災害損失,實現「安全」的目標。

從臺灣的防災產業經驗所組成的防災生態系,可分為:災前的抗災準備、災害發生當下的災害預警、災難發生時的災害應變、疏散和救援,各自有其相對應的產品、系統與技術。

一、災前的抗災準備

1、耐震設施:臺灣在地震防範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已發展出相應的產品或技術,例如阻尼器或隔震裝置,都能有效減緩地震波對建築物的影響, 或透過特殊的鋼筋綑綁工法,提高建築物的耐震能力,增強其抵禦強烈地震的能力。

2、火災設施:臺灣擁有多種新型防火產品,例如針對火勢的防火板材和防火門等產品,能有效減緩火勢蔓延速度, 或者利用防火門創造安全區域等待救援;對於火災產生的煙,則有遮煙的簾幕和排煙天窗,可減少火場內吸入過多濃煙而導致窒息的風險。這些防火產品在印尼市場需求量相當高,臺

灣業者已透過相應計畫與當地建商和地產開發商合作,將其應用於建案中。

3、風災或洪水設施:可以採用防風捲門和氣密窗來防止颱風破壞建築物,同時有多種防洪工程可預防即將發生的洪水。這些方案的應用能夠增強建築物對災害的抵抗能力,保障人身安全。

二、臨災的預警

當災難即將來臨或已經發生時,預警設備的及時警示對於建築內的人們來說,可以贏得極為寶貴的逃生時間。因此,我們絕不能忽視預警設備對於防災生態系統的重要性。臺灣借助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並依靠豐富的製造業基礎,已經成功開發出許多品質優良、技術先進的系統。

1、火災預警:我們利用各種不同的偵測器,包括偵測煙霧、熱感應、熱成像等硬體設備,並結合人工智慧的智能判斷,開發出多種火警偵測系統,能夠應用於各種不同的場景。

2、地震預警:我們整合了地震震波感測技術,並通過人工智慧演算法,在地震來臨之前預測地震的強度和到達時間。這不僅能讓一般建築內的人們有足夠時間做好疏散準備,也能讓大眾運輸工具或工廠提前停機,減少損害。這些產品在相應的輔導下,也成功打入了印尼市場。

3、洪水預警:我們必須依靠雨量測站, 即時觀測降雨情況,並模擬洪水到來的時間進行預報。考慮到政府希望解決相關議題,這類型的大型物聯網預警系統也與當地政府部門有關聯,通過與公部門的協調與合作,推動解決方案的部署與運營。

三、災難時的應變、疏散和救援

1、在應變方面:可以利用物聯網技術對電梯、瓦斯閥等設備進行整合,開發多種後端應用,一旦收到災害警示, 可以使電梯立即停靠在最近的樓層, 或者自動切斷瓦斯供應,都能有助減少後續可能出現的二次傷害;針對火災,還可以直接啟動建築內的灑水系統、泡沫滅火等設施,以迅速撲滅火災,降低災害程度。

2、在疏散方面:現已經開發出動態導引系統,可以避開災害發生地點並計算最佳逃生路徑,透過指示牌指引人們前往安全地點。

3、在救援方面:則可以通過室內3D 建模的中央管理系統,即時監測建築內各種狀況,一旦發生災害,及時將建築內部狀況資訊提供給救援單位,以搶救建築內的人員。這些系統多與智慧建築的理念相契合,無論是新建建築還是現有建築導入新系統,都能提高建築物的安全性,有助居民或人員更加聰明地應對災害。

強化災害應對可降低損失,讓生活更安全

沒有人願意看見災害發生,災害中的損失常常是不可逆的,也因此面對每一個可能發生的災害,都應該在平時就注重安全的前提下,審慎考量應對的對策。

越南與印尼因其地理位置,本身就潛藏著許多的天然災害,而無論是地震、風災、火災,都有可能造成財物損失或是帶走生命。越南與印尼對於防災的需求,不僅僅只是商機,更是為了擁有更安全的生活所做的努力。臺灣走在科技的前端,已將各式各樣先進的技術與防災產業進行整合,為的就是希望能夠透過更有效的解決方案,降低災害所造成的損失,協助更多地區的人避免災害, 讓生活更加安全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