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成果
2025年5月26-27日,ASEAN官方文件顯示,第46屆東協峰會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落下帷幕,會議通過《吉隆坡2045年東協:我們的共同未來宣言》(Kuala Lumpur Declarationon ASEAN 2045: Our Shared Future),為未來二十年東協發展奠定戰略基礎。同期進行的《東協貨品貿易協定》(ATIGA)升級談判也傳出捷報,已完成近98%進度,預計11月正式簽署。
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美國關稅政策對東南亞經濟造成衝擊的背景下,東協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團結與決心,透過深化區域整合來應對外部挑戰,並將自身定位為印太地區的增長引擎。
馬來西亞作為2025年東協輪值主席國,以「包容性與永續性」為主題,成功推動通過ASEAN官方文件所載的《吉隆坡2045年東協:我們的共同未來宣言》。這份宣言承接《東協2025:攜手前進》的戰略基礎,為未來二十年制定了更具前瞻性的發展藍圖。
宣言明確提出建設「具韌性、創新、活力和以人為本」的東協共同體,並設定雄心勃勃的目標:在2045年前將東協定位為印太地區的增長中心。這一戰略定位的轉變,從單純的區域整合演進為更具主動性的地緣經濟影響力。
宣言透過三個東協共同體支柱的戰略計劃和區域互聯互通計劃等六份關鍵文件進行闡述,將面對貧困、發展差距、自然災害、氣候變遷以及主要大國競爭等挑戰,透過內部強化來應對全球不確定性。
峰會同時認可了Singapore MTI報導的《東協經濟共同體戰略計劃(2026-2030)》,作為實現2045願景的第一個五年行動方案。該計劃將透過六份關鍵文件執行,包含超過500項戰略措施。
Singapore MFA表示,新加坡總理黃循財強調,東協將重點發展數位經濟和綠色經濟等新興增長領域,使東協內部貿易更加無縫,並將永續性納入整個價值鏈。
這項戰略計劃特別關注消除監管和金融壁壘、推動市場驅動的整合模式,包括協調支付轉賬規定、建立通用電子支付平台,以及推動東協範圍內的數位遊民簽證和企業家簽證,促進外國投資者在成員國之間的自由流動。
AP News報導,馬來西亞外交部長莫哈末·哈桑在峰會上指出,東協十個成員國中有六個受到美國關稅的嚴重影響,關稅稅率從10%到49%不等。這些措施可能影響東協今年4.7%的預期經濟增長。
美中貿易戰正劇烈擾亂全球生產和貿易模式,東協作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節點,面臨前所未有的經濟壓力。這種外部衝擊成為推動東協內部深化整合的強大催化劑。
外交部長特別強調,東協必須加速區域經濟整合並實現市場多元化,以應對全球貿易混亂。深化整合是保護區域免受外部衝擊的關鍵策略,也是確保東協在變動的地緣政治環境中維持增長動能的重要手段。
面對美國關稅挑戰,AP News報導東協展現集體智慧,同意避免報復性措施,成立工作小組協調回應策略,同時允許部分成員國進行雙邊談判。
馬來西亞作為輪值主席國,已請求與美國舉行集團層面的特別峰會,討論關稅問題。這種「多軌並行」的靈活策略,既維護了集團團結,又兼顧成員國的個別利益和談判空間。
東協的回應策略反映了其「共識決」原則在面對共同外部威脅時的演變,通過對話和協商而非直接對抗來解決問題,這為未來處理與主要大國的複雜關係提供了可複製的模式。
在5月9日舉行的Vietnam Plus報導的第二次東協經濟部長特別會議上,越南工業貿易部長阮鴻延表示,經過14輪正式談判,《東協貨品貿易協定》升級談判已完成近98%的進程。
各國部長一致認為,完成ATIGA升級將向商業社群發出積極信號,表明東協堅定致力於透過減少貿易壁壘、促進貿易合作和改善供應鏈連結性來實現區域經濟整合,預計在2025年11月第47屆東協峰會期間簽署第二份議定書。
儘管談判已接近完成,但在原產地規則、翻新貨物、透明度、進一步關稅自由化以及升級後ATIGA的有效期限等領域仍存在懸而未決的問題,各方正尋求靈活、務實和互利的解決方案。
在馬來西亞的領導下,US ASEAN報導ATIGA升級將進行重大創新,納入永續性考量,特別是全球供應鏈中循環性的需求。協定將確保產業符合要求,例如確保40%的價值鏈是循環和回收的。
升級後的協定也將改善供應鏈連結性,便利再製造全球供應鏈,並考慮引入調解作為爭議解決機制的替代方案,為企業提供更友好的營商環境。
這項綠色轉型標誌著東協貿易政策從傳統的經濟增長導向,轉向更廣泛的環境和社會責任,將吸引重視ESG標準的投資者,並推動區域內企業在綠色產業鏈中進行創新投資。
AP News報導,緬甸自2021年軍事奪權以來的內戰已蔓延到邊境,導致難民湧入鄰國,並增加跨國犯罪和網路犯罪。東協計劃任命一名任期三年的常駐緬甸特使,改變此前每年從輪值主席國任命特使的慣例,以加強和平進程。
AP News報導,菲律賓總統小費迪南德·馬科斯在峰會上強調,東協與中國正在談判的南海行為準則必須具有法律約束力,以維護海上權利、促進穩定和防止海上誤判。
峰會期間舉行了第2屆東協-海灣合作委員會(GCC)峰會和首屆東協-GCC-中國峰會,旨在加強區域和跨區域合作。同時,第16屆東協東部增長區(BIMP-EAGA)峰會和第16屆印尼-馬來西亞-泰國增長三角(IMT-GT)峰會也同時舉行,完善次區域發展議程並加強跨境互聯互通。
第46屆東協峰會標誌著東南亞區域整合進入新階段。面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和貿易保護主義挑戰,東協透過2045願景和ATIGA升級,展現出將危機轉化為發展機遇的集體智慧。
從「攜手前進」到「共同未來」,從傳統貿易自由化到綠色永續發展,東協正朝著成為印太地區增長中心的目標穩步邁進,為全球區域整合樹立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