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成果
越南正推動一項規模近500億美元的國家基礎設施計畫,涵蓋250個重大專案。根據The Nation報導,此舉除了刺激經濟成長,同時也是該國「革新2.0」戰略的核心引擎,致力於實現2045年躋身高科技、高收入國家行列的目標。
VietNamNet分析顯示,越南設定2025年達到8%經濟成長率,並預期未來實現雙位數成長。這項大規模投資計畫正是驅動此成長目標的關鍵工具,顯示越南正加速邁向產業價值鏈的高端位置。
根據East Asia Forum分析,越南經濟長期依賴低成本勞動力和出口導向製造業的模式正面臨轉折點。薪資成本上升與區域競爭加劇,推動政府決策層重新思考發展路徑。
此基礎設施計畫的戰略意圖在於提振國內需求、強化國家競爭優勢,並建立吸引高價值產業所需的硬體與軟體環境。從優先專案類型可以看出越南的戰略轉向:除了傳統道路建設,更聚焦於高科技研發中心、數位基礎設施和再生能源等領域。
The Investor報導,交通建設將是投資重點,包括擴建高速公路網絡與現代化鐵路系統。新建的隆城國際機場第一階段即將完工,將強化越南作為區域航空樞紐的地位。
能源方面,越南推出第八版電力發展計畫(PDP8),計畫大幅提升發電容量。能源結構將進行戰略調整,天然氣與液化天然氣將成為主要增長動力,同時積極發展風能和太陽能等再生能源。
此外,越南也計畫在俄羅斯協助下建造首座核電廠,朝向能源多元化目標邁進。
根據Vietnam News,越南制定2021至2030年數位基礎設施總體計畫,涵蓋5G網路建設、國家資料中心建立,以及網路安全生態系統強化。
越南軍隊電信工業集團(Viettel)正建設專注於半導體、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新研發中心,以發展「越南製造」的科技產品,展現該國對技術自主的決心。
Vietnam Plus指出,越南已核准高科技人力資源發展計畫,在各教育層級全面推動STEM教育,強調實作導向學習與產學合作,為建設先進基礎設施培養所需的技術人才。
Vietnam Investment Review統計顯示,2025年上半年外國直接投資達到21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2.6%,反映國際投資者對越南基礎設施計畫的高度信心。
越南採取「竹子外交」策略,與多國建立基礎設施合作關係:美國科技巨頭投資AI生態系統、日本參與高品質基礎建設、俄羅斯協助核能開發,展現平衡各方利益的外交智慧。
根據Taipei Times報導,台灣企業在越南投資金額已達數百億美元規模。隨著越南基礎設施現代化進程,雙邊合作領域正擴展至技術服務與高附加價值產業。
在5G網路、資料中心、智慧電網等數位基礎設施領域,台灣企業展現深厚的技術實力與解決方案能力。
ICT硬體與零組件:越南數位基礎設施擴建帶動對伺服器、網路設備、光纖元件的需求增長。台灣企業在既有供應鏈中展現優勢地位。
半導體技術:越南積極發展半導體產業,台灣在晶片設計、測試封裝方面的專業技術與當地需求形成對接機會。
綠色建築技術: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估計越南綠色建築市場規模達800億美元,為台灣節能材料和環境技術企業呈現商機。
智慧城市應用:中華電信參與越南智慧城市聯盟,提供CHTCityOS平台。此模式展現在交通管理、公共安全、環境監測等領域的應用潛力。
工業自動化:越南製造業轉型過程中,對智慧工廠、生產線自動化、品質管控系統需求持續成長。台灣相關技術供應商在此領域展現競爭優勢。
人才供給時間差
硬體基礎設施可在5-10年內完成,但培養相應技術人才需15-25年。此時間差為台灣企業在技術服務和人才培訓領域創造長期機會。
智慧財產權保護
智財執法機制仍在完善中,為技術密集型企業的營運環境帶來考量因素。
競爭環境激烈
面臨日韓企業在高端領域競爭,以及陸資企業的成本壓力。市場觀察顯示,品質與服務優勢成為差異化競爭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