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智慧倉儲機器人市場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爆發性成長。根據NextMSC Market Research最新分析,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的101.1億美元快速成長至2030年的283.2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17.7%。
據Cyzerg產業報告指出,這股成長動能源於電商快速發展、勞動力短缺加劇,以及後疫情時代企業對供應鏈韌性需求的提升。在此趨勢下,台灣正從傳統硬體代工角色,轉型為關鍵的解決方案整合者。
|
全球智慧倉儲機器人市場預測(2024-2030)
項目 |
2024年 |
2030年 |
年複合成長率 |
倉儲機器人市場 |
101.1億美元 |
283.2億美元 |
17.7% |
機器人部署量 |
47.96萬台 |
146萬台 |
19.3% |
物流機器人市場 |
119.2億美元 |
349.3億美元 |
16.6% |
資料來源:NextMSC、CoherentMI
|
根據Cyzerg產業分析,推動市場快速成長的四大核心動力包括:電子商務對即時履約的需求提升、已開發國家勞動力短缺問題、供應鏈韌性重要性提升,以及ESG永續發展目標驅動。
據NextMSC分析,機器人部署量的成長率(19.3%)高於市場價值成長率(17.7%),顯示機器人平均售價正在下降,推動自動化技術普及至中小型企業。
|
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市場主導
據NextMSC報告,自主移動機器人(AMR)正快速取代傳統自動導引車(AGV)。AMR運用LiDAR、3D攝影和AI演算法實現自主導航,無需固定軌道或磁帶引導,能即時避障並優化路徑。
此技術轉換讓倉儲業者能快速調整作業流程,適應電商多變的訂單模式。
協作機器人成長最快速
根據NextMSC分析,協作機器人(Cobots)為高成長利基市場。透過先進感測器和安全協定,Cobots可與人類員工共同作業,處理重複性或體力需求高的任務。
其較低成本、易於程式設計和最少安全圍欄需求,使其成為中小企業自動化入門的首選。
AI智慧層:數位分身與預測分析
據McKinsey Technology Trends Outlook 2025,「代理AI」(Agentic AI)將成為倉儲自動化的下一個突破。這類AI系統能自主制定計畫、調度機器人執行循環盤點、識別異常並自動生成補貨訂單。
數位分身技術讓管理者能在虛擬環境中測試新的倉儲配置,根據Cyzerg研究,可將整體效率提升最高30%。
主要應用領域成長預測
應用類型 |
年複合成長率 |
市場佔比 |
主要終端用戶 |
運輸 |
19.4% |
最高成長 |
大型履行中心 |
揀貨與放置 |
17.7% |
最大市場 |
電商與零售 |
庫存管理 |
最高CAGR |
快速成長 |
第三方物流 |
關節機器人 |
穩定成長 |
31.7% |
汽車製造 |
資料來源:NextMSC、Research and Markets
|
據NextMSC分析,電商與零售業是智慧倉儲機器人的主要推動力。消費者對當日或次日配送的期待、訂單準確性要求,以及處理大量變動訂單的能力,使自動化成為業者生存和成長的必要條件。第三方物流業者也積極採用自動化技術,為多元客戶提供更有競爭力和高效率的服務。
|
產業定位轉型
根據KPMG Asia Pacific供應鏈研究,台灣正從傳統硬體代工角色,轉型為智慧物流的解決方案整合者。憑藉數十年累積的ICT和半導體產業基礎,台灣具備系統整合、快速原型開發和彈性製造的核心優勢。
台灣企業能提供從組件製造到系統整合的完整服務,成為全球智慧倉儲解決方案的重要供應者。
|
據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資料,經濟部將「智慧物流」列為優先發展產業,透過自由經濟示範區提供稅收優惠和R&D補助。「A+工業創新研發計畫」提供高達50%的專案成本補助。
工研院(ITRI)開發的AI高密度穿梭貨架服務系統,根據ITRI TODAY報導,能將儲存密度提高2.5倍,出貨時間縮短60%,已成功技術轉移並商業化應用。
|
|
據Portal PhenikaaX報導,鴻海與台灣AMR專業廠商FARobot合作,在其工廠部署數千台AI驅動的AMR,成功將單一設施員工數從11萬人減少至5萬人,同時維持生產價值。
長榮紙業與日本Daifuku合作,在竹北廠建置完整自動化倉儲系統,包括單元荷重AS/RS、分揀轉運車和碼垛機器人,使儲存容量翻倍、員工需求減半,並大幅降低出貨錯誤率。
|
台灣智慧物流生態系統
產業角色 |
代表企業 |
核心能力 |
市場定位 |
系統整合 |
盟立自動化(Mirle) |
AS/RS、AGV、WMS整合 |
客製化整廠解決方案 |
硬體平台 |
研華、凌華 |
工業電腦、IoT閘道器 |
邊緣運算基礎設施 |
軟體系統 |
台塑網科技、承穎 |
WMS、TMS、車隊管理 |
智慧調度平台 |
專用設備 |
鈞曜科技 |
垂直升降模組、旋轉貨架 |
高密度儲存解決方案 |
資料來源:各企業公開資料、ITRI、Advantech、ADLINK
|
根據Prologis調查,約75%的企業主管對自動化專案成效不滿意,主要問題出在複雜的系統整合。將不同廠商的機器人、WMS和ERP系統整合,往往需要數月時間,造成效率提升不如預期。
此挑戰催生了「中介軟體」市場需求,專門開發能將整合時間從數月縮短至數天的平台解決方案。
|
|
機器人即服務(RaaS)模式正在改變市場格局。據NextMSC分析,高資本支出門檻將推動RaaS模式快速成長。企業無需大筆資本支出購買設備,而是以訂閱方式使用機器人服務。
此模式將資本支出轉為營運支出,特別適合中小企業,預期將成為推動市場後半段成長的重要動力。
|
|
據World Economic Forum分析,自動化轉型需要大量新技能人才,包括機器人技術員、自動化維護專員、數據分析師和IT支援專家。企業需要積極投資員工重新技能訓練和升級計畫,確保能有效管理和優化自動化系統。
|
市場發展觀察
根據McKinsey Technology Trends Outlook 2025,未來五年智慧倉儲機器人市場將呈現三大發展趨勢:RaaS商業模式普及化、AI驅動的自主決策系統成熟,以及系統整合平台標準化。
據World Economic Forum分析,全球供應鏈數位轉型將持續推動自動化技術需求,特別在電商、第三方物流和製造業領域。技術成本下降和部署難度降低,預期將加速中小企業採用自動化解決方案。
台灣在全球智慧物流價值鏈中的角色轉型,反映了亞太地區製造業向高附加價值服務業發展的整體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