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低空經濟競賽中,馬來西亞正以驚人的速度崛起。根據MRANTI最新報告,馬來西亞在《無人機整備度指數》中的全球排名,從2022年的第30位大幅躍升至2023年的第21位,並穩居東南亞地區榜首。更令人矚目的是,國家整備度分數在一年內從31%飆升至60%,幾乎翻倍成長。 
						這項成就並非偶然,而是源於馬來西亞政府制定的《2022-2030年馬來西亞無人機技術行動計畫》(MDTAP30)。這項國家級戰略設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到2030年,無人機產業預計將為國內生產總值貢獻507.1億馬幣,並創造10萬個就業機會。 
						 | 
					 
				
			 
			
			
			
			
			
			
			MDTAP30:八大核心使命
			馬來西亞政府透過MDTAP30行動計畫,建立了涵蓋技術、監管、人才、市場的完整生態系統。計畫的八大使命包括:建立全國無人機系統交通管理平台、推動農業應用以應對勞動力短缺、強化安全與救援能力、培養專業人才、促進技術商業化、完善監管政策、支持研發創新,以及提供專業測試設施。 
			此計畫由科學、工藝與革新部(MOSTI)統籌,並由馬來西亞科技與創新研究加速器(MRANTI)負責執行協調,確保跨部門的有效合作。 
			 
			
				
					
						| 
						
						 | 
					 
					
						| 
						 根據馬來西亞民航局(CAAM)官方新聞稿,政府正在制定全新的《無人機操作民航法規》,預計於2025年第四季度發布。新法規將與全球最佳實踐接軌,為產業發展提供更清晰的指導。 
						據Digital Nasional報導,同步推出的全國無人機系統交通管理系統(UAS-TMS)將整合註冊、申請和監控功能,大幅提升行政效率。 
						 | 
					 
				
			 
			
			
				
					
						| 
						
						 | 
					 
					
						| 
						 根據MRANTI資料,馬來西亞建立了佔地5英畝的Area57無人機技術卓越中心,為企業提供安全的研發、測試和驗證環境。 
						在資金支持方面,據美國商務部報告,國家技術與創新沙盒(NTIS)在2020至2022年間向19家本地無人機公司提供約1,000萬馬幣資金。另外,馬來西亞數位催化劑補助金為符合條件的公司提供最高100萬馬幣支持。 
						 | 
					 
				
			 
			
			
			
			
			本土龍頭企業的全球影響力
			
				
					
						| 企業名稱 | 
						全球排名 | 
						專業領域 | 
					 
					
						| Aerodyne Group | 
						全球第1名 | 
						無人機技術、數據分析與數位轉型解決方案 | 
					 
					
						| Meraque Services | 
						全球第19名 | 
						基礎設施管理、資產檢查、農業解決方案 | 
					 
					
						| Aonic | 
						區域領導者 | 
						農業噴灑無人機、自動化分析服務 | 
					 
				
			 
			資料來源:Drone Industry Insights、MRANTI 
			 
			
				
					
						| 
						
						 | 
					 
					
						| 
						 根據Drone Industry Insights評選,Aerodyne Group位居全球無人機服務提供商榜首。該公司業務遍及35個國家,擁有超過900名專業人員,已管理超過56萬個基礎設施資產,執行了45.8萬次飛行任務。公司正計劃進行高達2億美元的新一輪融資,並有上市規劃。 
						 | 
					 
				
			 
			
			
			
			農業領域:應對勞動力短缺
			根據BERNAMA實地採訪報導,無人機在農業的應用最為成熟,特別是在稻田和油棕園的肥料與農藥噴灑。農民實際經驗顯示,過去需要4名工人花費一個多小時完成的0.4公頃土地噴灑任務,使用無人機僅需10至15分鐘。 
			據美國商務部產業報告,配備高解析度感測器的無人機,能進行土壤分析、病蟲害偵測和作物健康監測等精準農業應用。 
			 
			
			國防安全:維護海洋主權
			馬來西亞已與土耳其航空航天工業公司簽約,採購三架「安卡-S」中高度長航時無人機,首批預計2026年交付。這些無人機續航時間達30小時,配備先進雷達系統,將部署於納閩空軍基地,主要任務是對南海專屬經濟區進行持續海上監視。 
			同時,馬來西亞也積極發展本土無人機研發能力,國防科技研究院正與頂尖大學合作開發本土平台,以減少對進口的依賴。 
			 
			
			物流配送:海事與醫療的創新應用
			根據InvestKL報導,由DHL Express、Pen Aviation和Raya Airways合作的試點項目,正在驗證「岸對船」貨物配送的商業可行性。測試使用的中型貨運無人機能運載12公斤貨物,長期目標是建立混合型無人機隊,包括能運載770公斤、航程達675公里的重型無人機。 
			據MRANTI分析,無人機已在砂拉越等偏遠地區運送醫療用品,並在2021及2022年洪災期間成為運送物資的重要工具。 
			 
			
			
			
			5G-AI無人機沙盒:東協首創
			根據Business Today Malaysia報導,馬來西亞博特拉大學與國家數位公司合作建立的5G-AI無人機沙盒,是東協地區首座專為超視距操作設計的測試環境。5G網絡的高頻寬、低延遲特性,為高清視訊即時傳輸和大規模無人機集群協同提供了必要的網絡保障。 
			據MGTC資料,MRANTI Park已為園區企業提供5G網絡連接,支持其研發活動。 
			 
			
				
					
						| 
						
						 | 
					 
					
						| 
						 根據Aerodyne Group官網資料,該公司開發的vertikaliti平台,是一個AI驅動的雲端資產管理系統,能從無人機採集的數據中提取深層分析結果。據The Star報導,國防科技研究院正探索利用AI改進情報監視系統,實現預測性維護,並協調多架無人機組成自主蜂群。 
						在民用領域,OpenGovAsia報導指出,AI應用於自主導航系統優化、預測性維護,以及實時電網缺陷檢測等,大幅提升了無人機的智能化水平。 
						 | 
					 
				
			 
			
			
			
			
			主要國際合作項目
			
				
					
						| 合作夥伴 | 
						戰略重點 | 
						主要內容 | 
					 
					
						| 土耳其 | 
						國防現代化 | 
						採購安卡-S無人機,技術轉移與聯合研發 | 
					 
					
						| 日本 | 
						資本與市場准入 | 
						風險投資支持本地新創,推動企業進入日本市場 | 
					 
					
						| 台灣 | 
						技術合作 | 
						經緯航太與本地企業合資成立MATA Aerotech | 
					 
					
						| 挪威 | 
						業務擴張 | 
						Aerodyne與Astralution建立戰略合作 | 
					 
				
			 
			資料來源:The Star、MRANTI 
			 
			
			
			
				
					
						| 
						
						 | 
					 
					
						| 
						 馬來西亞建立了從政府主導到公私合作的完整人才培訓體系。根據Sinar Daily報導,人力資源發展機構透過「馬來西亞印裔技能倡議」(MISI),提供無人機維護與維修專業課程。 
						據Terra Drone官方新聞,該公司與KISMEC的合作建立了直接的人才輸送管道,確保培訓內容與市場需求緊密銜接。此外,馬來西亞航空大學、亞洲無人機學院、大疆學院馬來西亞分院等機構,提供從基礎到專業的各類認證課程。 
						根據MSCA報告,MRANTI推動的無人機與機器人創新中心發展,預計將創造約1,500個新的高技能工作機會。 
						 | 
					 
				
			 
			
			
			
			打造東協無人機產業樞紐
			馬來西亞正積極將自身定位為東協地區低空經濟與先進空中交通的樞紐。政府提出建立「東協低空網絡」的願景,透過區域合作實現法規協調統一、建立跨境無人機飛行走廊,並共享研發資源。 
			每年在吉隆坡和曼谷輪流舉辦的「DronTech Asia」展會,已成為匯聚東協各國政府官員、行業領袖和投資者的重要平台,討論統一標準和跨境操作等關鍵議題。 
			 
			
			
			產業發展觀察
			馬來西亞在《無人機整備度指數》中的快速躍升,證明了其系統性戰略的有效性。在適用性、人力資源和認證三個參數上獲得滿分評級,顯示了堅實的法律框架基礎和充足的人才儲備。 
			未來發展重點將集中在提升操作範圍靈活性、強化空域整合協同性,以及優化行政基礎設施效率。即將上路的新民航法規和UAS-TMS系統,正是為解決這些短板而設計。 
			憑藉先發優勢和多元化的國際合作網絡,馬來西亞正從技術購買者轉變為技術建設者,有望在東協低空經濟格局中扮演規則制定和市場整合的關鍵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