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協綠色電網倡議

新興市場情報誌
EMERGING MARKETS MAGAZINE
東協綠色電網倡議
— 連接十國的區域能源轉型新篇章 —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報告,東協電力網絡(APG)倡議正獲得前所未有的政治動能,目標是到2045年建成連接十國的完全整合電網。IEA估計,東南亞擁有約20太瓦(TW)的太陽能和風能潛力,相當於當前總發電容量的55倍。

驅動力量:需求、安全與氣候的三重挑戰

電力需求即將三倍成長

根據IEA預測,到2050年東南亞電力需求將達到2020年水平的三倍。這源自強勁的經濟發展(預計GDP年均增長4.1%)、人口增加、城市化進程,以及數據中心的興起。

能源安全與經濟效益

根據IEA分析,許多東協國家高度依賴進口化石燃料。APG旨在通過區域內能源共享,降低進口依賴。DNV研究估計,完全互聯的電網可將去碳化成本降低8000億美元

氣候承諾與淨零目標

根據PwC報告,多個東協國家已宣布淨零排放目標,包括印尼(2060年)、泰國(2050年)等。然而該地區電力部門仍高度依賴煤炭,東亞燃煤發電佔全球69%。APG核心目標之一是通過整合再生能源來替代化石燃料。

主要國家再生能源目標

國家 淨零目標 再生能源目標
印尼 2060年 2034年再生能源佔比達35%
泰國 2050年 2037年再生能源發電佔比51%
菲律賓 尚未設定 2024年新增容量53%來自再生能源
東協整體 2050年 2025年目標:再生能源佔一次能源供應23%
資料來源:APAEC 2021-2025Climate Action TrackerADB

項目進展:從願景到實踐

APG概念於1997年提出,目標2045年建成完全整合電網。根據東協能源中心(ACE)報告,截至2024年,18個優先項目中已有9個投入運營,總容量達7.7 GW,2016至2022年跨境電力交換量超過38,000 GWh。

LTMS-PIP:首個多邊交易試點

根據新加坡能源市場管理局(EMA)資料,LTMS-PIP於2022年6月啟動,初期輸送100 MW水電,第二階段擴大至200 MW。ACE評估該項目成功證明多邊交易可行性,但Recessary報導續約因成本分攤問題而複雜化。

BIMP-PIP:東部次區域計畫

根據ACE資料,BIMP-PIP預計2025年完成可行性研究。KrASIA報導,該項目將涉及海底電纜建設,實現地熱、太陽能等多種能源雙向流動。砂拉越州計劃建設1 GW海底電纜向新加坡出口電力。

主要跨境互聯項目概況

項目名稱 容量 狀態與特點
LTMS-PIP 200 MW 已運營,首個多邊交易試點
BIMP-PIP 待定 研究中,涉及海底電纜建設
砂拉越-新加坡 1 GW 規劃中,水電出口項目
印尼努山塔拉電網 - 規劃中,國內島嶼連接
資料來源:ACEEMAKrASIA

治理與技術:協調機制與基礎設施

政策框架與協調

根據東協官方文件,《東協能源合作行動計畫》(APAEC 2021-2025)明確要擴大多邊電力交易、加強電網現代化。ACE於2023年8月啟動APG推進計畫(APG-AP),制定路線圖並建立融資框架。

基礎設施需求龐大

根據Ember報告,到2030年需新增170萬公里輸配電線路。IEA分析指出,太陽能和風能的間歇性要求電網具備更高靈活性,需要抽蓄水力、電池儲能及需求側管理等配套措施。

融資突破:百億美元級支持

APGF:新融資機制啟動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DB)消息,2025年啟動的東協電力網絡融資機制(APGF)是重大突破。ADB承諾未來十年投入100億美元世界銀行則通過25億美元ASET計畫支持APG。APGF旨在促進混合融資,利用公共資金為項目去風險以吸引私人資本。

APG相關投資需求估算

投資領域 金額 時間範圍
跨境輸電基礎設施 至少1000億美元 到2045年
總能源基礎設施 7640億美元 到2045年
1.5°C目標所需投資 超過5兆美元 到2050年
年度綠色融資需求 超過2000億美元 每年
資料來源:ADBIRENADBS

國際合作:多元夥伴關係

主要國際夥伴與合作領域

合作夥伴 主要合作內容
日本 通過「亞洲零排放共同體」(AZEC)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重點投資地熱和太陽能領域
韓國 第三大公共清潔能源投資國,重點投資水電和電池組件
歐盟 通過「全球門戶」戰略和「公正能源轉型夥伴關係」(JETPs)提供技術共享與政策對話
美國 透過日美湄公河電力夥伴關係(JUMPP)推動電力市場改革與清潔能源整合,國際開發金融公司(DFC)已投資超過20億美元於清潔能源領域
資料來源:Zero Carbon AnalyticsU.S. State Department

未來展望:效益與挑戰並存

預期效益

根據IRENA預測,APG將顯著提升區域GDP,到2050年創造600萬個就業機會。ADB估計,2030年再生能源製造業潛在收入可達900至1000億美元,並有望將能源相關碳排放削減75%。

關鍵挑戰

根據東協工商諮詢委員會(ASEAN-BAC)報告,各國在監管框架、市場結構和技術標準方面仍存在差異。ADB分析指出,投資缺口依然龐大,私營部門投資受到政治風險、成本回收機制不明確等因素阻礙。

產業觀察

根據IEA觀察,APG已從長期願景演變為具實質進展的區域戰略。根據ASEAN-BAC分析,未來成功關鍵在於制度創新、資金動員與基礎設施雙軌並進。

根據ADB資料,隨著APGF等新融資機制啟動,未來幾年將是APG發展的關鍵時期,為有意參與東南亞能源轉型的企業提供龐大市場機會。

新興市場情報誌
EMERGING MARKETS MAGAZINE
© 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版權所有
Mvp_plan@cdri.org.tw (02)7756-1767
10491台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26號6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