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完整的產業生態系統根據Fastener World產業報告,台灣扣件產業的發展始於二戰後,當時歐美基礎製造業開始轉移至亞洲。經過數十年發展,台灣已建立起涵蓋上、中、下游及周邊支援的完整產業鏈,即使在疫情期間也未曾中斷供貨。 
 台灣扣件主要出口市場
 資料來源:Fastener World、經濟部、Taiwantrade 
			
 
 市場准入環境變化根據Fastener World分析,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對扣件產業帶來影響。部分市場實施的貿易措施,使台灣廠商面臨市場准入環境的調整壓力。 這促使產業思考如何透過提升產品附加價值,朝向技術門檻更高的利基市場發展,降低對單一市場與標準品的依賴。 環境法規:碳邊境調整機制根據經濟部資訊,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已於2023年10月開始試行,預計2026年正式實施,範圍涵蓋螺絲扣件等鋼鐵製品,對佔台灣出口近三成的歐盟市場帶來影響。 根據2024年全球扣件論壇報告,自2024年第三季起,歐盟進口商必須提供實際碳排放數據,不再允許僅使用預設值,要求廠商具備精確的碳盤查與供應鏈追溯能力。 經濟部工業局已偕同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台灣經濟研究院及台灣螺絲工業同業公會,舉辦「扣件產業低碳轉型推動說明會」,向超過400位業者說明CBAM規範與碳盤查作法。 
 
 多方協力機制根據產業報導,台灣政府、研究機構與產業公會形成「四方夥伴關係」,提供針對性的輔導與資源。 根據Taiwantrade資訊,高雄市政府已成立實體輔導窗口,並與鄰近縣市合作成立「淨零學院」,協助產業進行綠色轉型與人才培育。 
 
 電動車扣件需求成長根據Stratview Research市場預測,全球電動車扣件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的93億美元成長至2030年的200億美元,2025至2030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達11.6%。 電動化轉型對扣件產品提出新的技術要求,包括電氣絕緣、輕量化等特性,為產業創造高附加價值的應用機會。 電動車扣件市場預測
 資料來源:Stratview Research 
			
 台灣高值化扣件製造商根據PR Newswire報導,台灣對外貿易發展協會正推動品牌策略,將台灣定位為高價值、高精度扣件供應者,服務航太、AI、電動車等產業。 台灣已有多家企業在技術要求嚴苛的航太與汽車領域建立市場地位。 台灣高值化扣件重點企業案例
 資料來源:NAFCO、Wall Street Journal、Fastener World 
			
 
 貿易體系的結構變化根據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與World Bank的研究,各國越來越頻繁地使用反傾銷、防衛措施等貿易救濟工具。 根據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報告,貿易措施對產業供應鏈帶來影響,包括歐盟、英國、加拿大等多個經濟體已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爭端解決程序。 產業發展觀察根據產業資訊分析,台灣扣件產業具備完整的生態系統與地理集中優勢。面對國際貿易環境變化與環境法規要求,產業正透過智慧製造提升效率、建立碳盤查能力,同時關注電動車、AI等新興應用市場機會。 在高端市場方面,台灣已有多家企業在航太與汽車領域建立技術能力與市場地位。從完整的供應鏈基礎、技術研發支援,到新興市場的應用需求,這些因素共同形成產業發展的基礎條件。 台灣扣件產業在全球製造業供應鏈中持續扮演重要角色,透過技術升級與市場拓展,保持產業競爭力。  | 
		||||||||||||||||||||||||||||||||||||||||||||||||||||||||||||||||||||||||||||
			
  | 
		||||||||||||||||||||||||||||||||||||||||||||||||||||||||||||||||||||||||||||